2025年6月30日

一年裡面最喜歡夏天

一年裡面最喜歡的季節是夏天,這絕對是受到日漫的影響。如果真要我說夏天是什麼味道,那大概是愛爾蘭咖啡的味道。

這幾年開始多了很多舉辦咖啡市集的盛會,雖然我不太能喝咖啡,但也偶爾會去咖啡市集長個見識,若遇到喜歡的豆子也會買一點回去做手沖。稍早之前有時會問少年逛咖啡市集,當然時間太忙都沒成。這個月平民市集又再次辦了咖啡市集,少年終於難得有時間叫上我一起去看看。

我還沒去過地點在TRX外的平民市集,只好有勞少年在前方帶路。平民市集找到的這個固定地點還蠻好的,不僅在城市中心,也靠近地鐵站。從TRX出來後那裡拐左這裡拐右十分鐘就走到了,放心我沒有看著背影出神隨便走,真的記得路線。露天市集最怕遇到雨天,據說某人每次去這個地方的市集剛好都是下雨天,沒有一次是晴天。基於這方面的擔憂,雖然查了那天的天氣預測是陰天,還是妥妥備了傘。一路走去的天氣是陰天,一抵達市集,發現頭頂上是一片寬闊的天空,接著猛烈的太陽便突然狠狠地照在臉上,不是說逢來必會下雨嗎?我一來就打破魔咒了嗎?

下午的氣溫熱烘烘,不容易熱的我也烘得臉頰發熱。原想參加義式咖啡機體驗班,但一見體驗場地的人潮讓我覺得擁擠得可怕,學費也不便宜果斷打消念頭。市集每次都有很多特色咖啡,而我只能望著嗅咖啡香,這次不想冒險喝咖啡醉著回去。少年買了有興趣的愛爾蘭咖啡,不過這是沒有酒精的改版。一般只喝過黑咖啡或奶咖,真好奇這款咖啡是怎樣的味道呢?於是我提問了默默在喝的少年,但卻得到相當衝擊的答案。我依稀記得之前在某的小說讀過愛爾蘭咖啡的描寫,不過還沒查過傳說中真正的典故就是了。

和少年在休息區找到了空位坐下休息,我抬頭環視空無一物的頭頂上方,非常刺眼的午後陽光直直照著我們,只能瞇著眼睛。四周的鋼骨森林錯落有致,坐在當下會有一種夾縫中的一點城市版愜意。天空確實沒有下雨,但有人的額頭不斷在下雨,這份愜意真辛苦啊。不過選在露天休息有點傻,兩個都在傻,其實只要走回去商場就好。在烈日下一起吃冰真像經過一場夏日,這份記憶回想起來除了曬得瞇眼睛,還有一個小插曲。換作是誰都會臉紅心跳的時候卻硬生生使出了一臉平靜的我,自然到爆炸,恐怕這是我的超能力,我懷疑連對面的人也有這個超能力。當然是無大事發生,我果然很喜歡夏天。









2025年4月30日

貝多芬第七號

我總是會經常想著一個畫面,這個畫面不一定是叫願望,是一個幻想和老爸去歐洲交響發源地,在歷史悠久的音樂廳一起聽交響樂的畫面。我知道這幻想太過奢侈,但我希望可以先在本地兌現這個畫面,能這樣就很滿足了。

一向都有在留意本地國油管弦樂廳的演奏曲目,並希望在回歸正常日子後計劃去聽聽平時喜歡的曲目。直到稍早前突然得知有一期演奏會,將會演奏那首我聽了不下五十遍,並心心念念許願一定要拉著老爸去聽的交響曲目。我想,這時機來得真是不巧。我仍然沒有猶豫立刻訂下了幾張票,要在本地等到演奏這首曲目也許僅有一次機會去聽,下一次也不懂是什麼時候了,我不想再錯過。

那日,距離演奏會還有數個小時,但我早已失望推算到這又是一次趕進場的經歷。這几人穿著正裝在開場前最後十分鐘狼狽奔跑越過逛街的路人,跑向大廳尋找入口,簡直一點都不優雅,直接把幻想中優雅知性地步入席位的畫面砸個稀巴爛。在買票之前,去問了曾去過聽演奏會的友人選席位的建議,友人坐的席位稍貴但居中靠近,是挺不錯的視線點和聲響迴繞的點,也看得見燈光灑下來的聖光感。考量到不是只買一張票,綜合來算則選了比較能負擔的席位。

進入演奏廳後立刻感受到那股莊重感,隔絕了外面的紛擾。親身坐進去後發現座位規劃並不會因為便宜而失望,不如說二樓仿佛有上帝視角,可以從上方清楚看見台上每一位演奏者,以這個價位來說是相當滿意的。龐大的管風琴默默散發著金屬光澤並聳立直達天花板,然而這次並沒有曲目需要演奏這台樂器,希望下次等到巴赫的管風琴曲目。還未來得及仔細觀察各個包廂角落,樂團也已經調音完畢準備就緒。

指揮棒一抬起,各種樂器的聲音互相共振,飽滿的音色環繞在演奏廳內,再衝進我的耳膜與內心共振,形成每一個聲部的方向都能夠非常地清楚辨識。我深深被震撼,那是音響復刻不出來的聲音,至少是我家裡的音響都變得遜色了,完全呈現不出現場演奏的層次感。我多麼希望坐在我旁邊的人是老爸,我好想用激動的表情告訴他,人生果然要聽一次真正的演奏會。

幾首小品集中在上半場,我相當喜歡管弦樂版的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這首原是鋼琴曲本來就十分玩味,改編後直接放大這些特性,以大鼓作為節拍的底蘊和銅管樂一起塑造了非常厚實的磅礴感,穿透無聊的靈魂。上半場演奏結束後有一段小休,這才來得及去一趟演奏廳外的洗手間,連洗手間也別有一番華麗的格調。慢悠悠回到席位,等待那一晚的壓軸場。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自看了《交響情人夢》後就收進了古典歌單中反復聽。這首曾是我的睡前音樂,也和老爸一起用音響聽過很多不同指揮家的演奏版本,只為想聽到喜歡的版本聽了無數次。演奏廳燈光暗下,大家屏住呼吸,在樂器一聲響起後劃開了沉靜的空氣。樂章的起承轉合早已刻印在記憶裡,我閉起眼睛感受每一個聲部的方向,鼻子漸漸酸澀,筆墨已經難以形容那是什麼程度的震撼。啊,我終於聽到了現場演奏,真的會讓人感動和落淚,謝謝你。每當我去完成了一件Unfinished Business,從中解放自己一點點,原諒自己一點點,又更靠近你一些。









2025年3月31日

重新定義再出發吧

那天跟朋友們一起發現新書的時刻,也別有一番有趣。

自封面趕著完成交稿後,接下來的程序如合約稿費宣傳等等仿佛變成佛系隨緣,覺得幸好自己不是靠這個封面吃飯,才能穩穩不著急。原本沒有期待會在書展看見新書,發現當下有些不相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確認封面上有自己的繪名後才正式告訴朋友這件事。紅色球鞋知道後悄悄買下了書,拿書出來給我簽名的那霎那我確實驚訝。那時我思考了很久要如何簽一本書,我還真沒試過簽書,畢竟我不是寫作出書,而且通常是讓作者簽書。如果是簽牛作者的封面作品,我會非常開心簽個小小的名並推薦,因為我讀過確認好讀也不是一個坑。至於這本新封面的作品,我沒有讀過全部,即便只讀了試讀版誠實而言並不好讀,所以我對這個作品沒有特別的共鳴,也沒考慮推薦誰去買。我目前的期望是只要路過願意看看就足夠了。於是我希望紅色球鞋讀完後可以反駁我對作品的印象。

當這個封面完成後,在狀態很疲憊的情形下無縫接軌開始新的私人委託。雖然委託人給予了非常多的時間和自由慢慢討論,但我仍然無法從中消除那種無力,倦怠感持續滾動到現在。在這段很漫長的私人委託期間我重新回想,能跟出版社合作是我夢寐以求的機遇啊,為什麼這麼難得的機會反而幾乎把我的熱忱燃燒。話說在前頭,目前單憑我的技術和資歷其實仍難以獲得機會,加上我對封面的追求永遠都在前面。我能夠獲得機會是來自一份被眷顧的友情,我不會忘記這份推薦的心意。我從中真正體會到與不同出版社合作的挑戰,看見更大的世界,和渺小的自己。

於是一件事歸一件事,因為合作方式與我的想象有出入讓我不禁陷入困惑,不得不令我正視我到底是一個什麼角色。是創作者嗎?是堆砌工人嗎?是人工智慧的代勞嗎?我在這個循環中不停地轉,不停地消耗和自我懷疑。我不會在乎其他畫師在這出版社合作的過程是不是一樣的模式,我只在乎在這個逐漸被人工智慧替代的時代中,畫手在沒得讀作品僅憑提示詞和準備好的參考圖下作畫,對於出版社來說是一個怎樣的身份存在。(謎之音:照著畫就對了啦,要速度和進度,有溫度更好!)

我會重新定義繼續畫下去,我還有很多想法想畫圖。我也樂見與委託人长期合作并產生新的火花,工作室依舊是我的歸宿。















2025年2月28日

我們都是孤獨的星球

走了一段時間,我和少年坐在展區讀書會的沙包小休聊天。一起欣賞他最近的收集品,以及我悄悄拿出準備已久的東西贈予他。不需要驚訝的表情,只有在那一刻心流緩緩流動,魔幻的瞬間。

狐狸說: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早在上次就從少年那裡聽說了小王子展將要開始,後來開放售票後我又膽粗粗邀請了少年一起組隊去體驗小王子展。比起臨時邀約,我更喜歡有大量的時間做心理準備。因為這是提早約好了,我就會有一個目標可以期待有一天出門玩。等待的這期間並沒有其他邀約,或者也沒想見誰,於是形成相隔幾個月再次出門見的人都是少年。日子越近會坐立不安是常有的,只是這次見面前幾天有些狀況突然陷入猶如海嘯翻騰,那種感覺又一次提醒著我的不正常。我擔憂當天會發作搞砸期待很久的行程,夾帶著一些焦慮去見這個人。在碰面點老遠就輕易找到少年,覺得還能夠見到這個人真好。當下我又發生同樣的蠢事,還是不重要。

由於小王子太熱門,我在第一次讀時盡可能不在大眾吹捧的影響下,慢慢開啟小王子的旅程,忠於自己也客觀明白了為什麼小王子可以成為經典。我會很喜歡小王子這個故事的最初原因,要追溯到第一次讀就被小王子說的“大人都喜歡數字”這句所震撼,而後再被一層一層的細節打動。當然,我喜歡小王子所投射的情感和少年感受的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解讀大概也會有所不同,就變得很有趣。為了避開人潮有更好的沉浸體驗,我們一致決定選了其中一天平日才去,看見展區內寥寥數人,我心裡狂喜選平日實在是太好了。雖然有提供精緻的線上地圖,不過場地路線規劃得不錯,也藉由光線的引導一步一步跟著小王子的旅途去探索,地圖反而沒什麼用到。展區實在沒什麼人,可以很隨心站到喜歡的角度拍照,想待多久都不會有被擠著走的困擾,也大大滿足少年順便練習拍攝。

於是我們都以很自在的移動速度慢慢走到每個展區。有很多可愛的小細節和互動體驗,去之前在社媒看到的狐狸模型覺得還行,在現場看到比我想象中巨大的狐狸驚艷得無法思考更多。工作人員解釋這個站點有照相打印的服務,我看了一眼樣品並沒有吸引我,少年更是沒有興趣。各自拍了狐狸模型後,我臨時萌起想和可愛的狐狸合照紀念,於是我下意識拜託站在旁邊的少年。家有喜歡攝影的老爸,因此我是長年被訓練膽量站在各種景點照相,如何擺姿勢也是一種習慣。看見捧起兩架手機一起拍照的少年認真抓角度,我也給予高度配合任他自由拍。當回去慢慢看成品時竟收穫驚喜,他在他的手機把狐狸和我的角度拍出了馴養的故事性。這是被什麼而耽誤的攝影師呢?

最後一站進入的全景沉浸式空間仿佛融入在宇宙中,遙望小王子的B612星球的動畫故事。偌大的空間剩下我們,沒有任何干擾也在這裡靜靜躺著待了比較久。我盡量在拍下畫面後,再次認真用眼睛看場景設計和細細去感受。小王子展整體設計和製作是精美的,重溫了故事才去體驗的感受更深刻。我看著少年全程很認真拍攝,始終沒敢問他有記得放下手機去感受嗎。在站點打卡後的明信片是可以寄出的,我臨時起意提議要不來個有趣的玩法,一起寫些內容互相寄給對方吧。最後有說服了少年,組隊一起體驗就是這樣的意義吧。我們都是活在獨立的小星球,孤獨地與之交織和交錯,核心仍有很多各自無法解決的混沌,我們還需要多少經歷才能看透自我的本質。這趟旅程會帶往彼此去哪裡,是漸行漸遠還是再次交織,皆是每次自我探索後的選擇。

自認識這個少年後,從不一樣的關係中看見我的自我投射,發現所謂的成長到底如何成為現在的我,去深入了解另一個人的同時也在挖掘自己的過去。有的人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站在那裡看回一些畫面,有的人的齒輪現在才開始轉動。像吃飯再正常不過的環節,到底花了多長時間才感受到和一個人一起吃飯是一件放鬆愉快的事情,和這個人就做到了。於是我確信這個少年有魔法。

當我到站走出擁擠的電車後,這次我有記得留在電車外等,決定默默在一旁遠處目送就好,他應該不會想到我還沒離開。視線穿過人滿為患的電車內,就算夾在裡面也一眼就找到的身影,明明裡面擠得不行卻只看見少年也看向了我,沒有言語的眼神交會,這瞬間足以讓我想繼續守護這個人。

寫完進入了三月,樹上小黃花漸漸開了,我仍在等待明信片。















2025年1月31日

過去一年有點忙

過去的一年,我開始接獲出版社的插圖委託,然而沒有一次委託是輕鬆完成。每當完成一項委託後,我都會檢討自己的能力依舊不夠成熟。若技術和心理建設成熟的話,也許我可以開始轉向全職為下一個方向。但截至現在所完成的委託,最新完成的那次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畫圖變得很累。不,更準確來說,是與不同單位的意見協調和溝通讓我很痛苦,不過這個作品目前還沒公佈。溝通協調本身就是一種能量消耗,與其嘗試說明什麼,沒有資歷的新人大概只能放棄自由意志去順從委託方的要求。亂套的流程讓整件事不太順利,重複無意義的修改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神,交圖後我陷入了嚴重的倦怠感。

雖然是這樣,但每一年回顧,我都想好好感謝這一個人。

必須誠實說,我對獲得各種的委託沒有太大實感,仿佛一場夢境。畫完後就忘了到底如何趕出來,剩下成就感的餘韻。但這些還是沒有比畫工作室的圖來得更大滿足感,在這個崗位可以自由決定畫什麼圖是幸福的,每次完成委託後就回到工作室去找回自己。說不好聽其實就是回到舒適圈自己發揮,謝謝他對我的作品照單全收,在工作室開始建立更多信心,藉著平台的實戰端出作品,相信自己可以有不同的發揮。我沒有忘記繪製封面的夢想是從中四那年萌起,我一直都有兩種想法:我要努力實現和我不強求這個機遇。因為不強求,那會不會實現其實也沒關係,我很喜歡一直想畫畫的自己。

對我而言一直不強求機遇,去年突然獲得了人生中等待最久的機會。我對自己仍然不太有信心並認為這個機會算不算偷吃步早了十年。可是我一直都有想和牛哥合作的心願,於是非常老實地接下了挑戰。又因為已熟悉平時處理工作室的作風,於是溝通上自然是順暢,也依舊給我很多自由空間和時間發揮。我經常有前期進度緩慢的困擾,幾乎在期限尾聲終於完全進入狀態才衝刺。期限緊迫趕到凌晨是在所難免,就算第二天上班會打哈欠也值得和甘願。我每次公開對他說的感謝,這份意思並不只是在說合作機會而已,更多的是創作交流中帶給我的啟示。雖然創作的作品不是相同的媒介,然而創作的心態是互通應用。還有最重要的是,在我悄悄對自己沒有信心的時候,他選擇相信我可以做到。

因為寫完已進入二月,我也托牛哥的福氣,以封面作品的方式踏足遙遠的台北書展參展。因為牛哥很努力創作和經營,我也不能太遜色啊!我會好好恢復能量繼續前進。